本科生向导师汇报内容
A. 怎样给导师写自荐信
尊敬的教授:
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收阅我的自荐材料!以下是我的个人自我介绍:
我叫张,是中国xx大学信息科学试验班一名04级学生,由于我们这个班级采用的是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导师制,这样我们能够在4年的时光里完成自我的本科学习任务。
4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学到了许多,在知识的学习中,注重基础和实践的。我已经满足了学校保送免试研究生的资格,。我明白研究生务必选取好一个自我感兴趣的方向,当然还要有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和认识而不仅仅仅成绩好。
对于您的这个研究方向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这一点我已经有准备。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离散数学》等基础课程学习中,夯实基础,进行拓展学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对于《英语》,四级以548分的成绩透过,六级虽成绩没出来,但对答案的结果,基本会在470分左右。为加强英语交流的潜力,还学校专门开设了锻炼口语的外教课。数电,模电,信号与系统的专业基础的课程课程学习中也重视实验与理论的相结合,平均成绩90分以上。
这一研究领域所要求不仅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所学到知识和方法应用,鉴于此,学校对我们的实践潜力也加大培养力度。在暑假期间,为我们开设了vc++和电子设计的课程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中,其本掌握了vc++的mfc的实现功能和一些编程技巧,透过参考一些资料,完成了有自我风格的《俄罗斯方块的设计》。对于电子设计,利用proteldxp进行计算机模拟,和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了必须的认识,亲手设计焊制了《脉搏测量和报警装置》,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充分利用时光进行自主学习,锻炼自我的自学潜力,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透过阅读相应的课外辅导书来提升自我。午托班
大学的4年的光阴,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优异的学习成绩,在学生工作方面,我也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参加过一些文艺活动,曾出演过小品及英语话剧。我由于在各方面表现优异,被评为三好学生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今后我将以先进党员的标准要求自我,不断进步。
我们这个班实行的是导师制,自主选取方向和课程。我选取的是电子信息工程这个方向,我思考了您的研究领域对这一专业的要求同时,也阅读了一些图象处理这方面的书刊和论文,对其前沿技术和发展前景有必须的了解。如果您对哪门课程有专门的要求,我们这还能够让学生向学校提出请求,让所选的导师给予相应的辅导或自学。
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在哪个方面还应加强和学习,如果您准备带研究生,能思考一下我能否满足您的要求。
此致
敬礼
B. 怎么向导师表达自己想读他的研究生的意愿
1、首先,感谢老师的提问,你们学校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在新闻传播学科方面强大的学科实力。在我本科的时候,对于国际传播产生了一点兴趣,所以希望在研究生阶段继续这方面的学习,而你们学校在这方面又很有优势。加上你们这里还有很棒的学者,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指点,包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2、你们学校是一所综合大学,我觉得我可以在这里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我本科是在一所师范大学就读的,所以我非常想改变学习环境。我期待被你们录取!
3、贵校的实力是显而易见的,名气非常大。而去名校读书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理想。贵校的专业在全国亦处前列,我想这里一定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我也能在这里接触更大的平台,开拓眼界,提升自我能力。
4、可以打感情牌,比如我家就是这个城市的,想在读研的时候离家近一点,以后就在这个城市找工作,方便照顾父母。或者就说我女朋友在这个城市工作,而且我觉得学校能够提供我需要的平台和支持。
5、之所以选择我们学校是我自身的原因,我复习的比较晚,求稳是第一位的,所以不想选择排名太靠前的学校;根据我的了解,在顶尖的名校,导师们有太多的博士和硕士,硕士生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照顾和指导,反而在我们学校,导师们对学生非常上心,能很好地从老师身上获得知识和建立深度的连接,这是我追求和渴望的。
C. 初次给导师发邮件,主题填什么好
初次给导师发邮件时,主题一定要明确且简洁。例如,“XX老师,关于报考XX学校研究生的咨询”或者“XX老师,研究生入学咨询”。这样的主题可以让导师一眼看出邮件内容的重要性和目的,从而减少邮件被误删的可能性。
在邮件正文中,首先自我介绍,简单说明自己的姓名和报考意向。例如,“尊敬的XX老师,您好!我是XX,来自XX学校,计划报考贵校XX专业研究生。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这样的开头既礼貌又直接,能够让导师快速了解你的身份和意图。
在邮件内容部分,可以详细说明自己的学术背景和兴趣爱好,以及为什么选择报考该导师的研究生。例如,“我本科期间在XX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特别对XX方向非常感兴趣。在查阅了贵校导师的研究成果后,我非常欣赏您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因此,希望能有机会在您的指导下继续深造。”这部分内容能够体现出你对导师研究方向的热情和尊重。
此外,还可以询问导师关于研究生入学的相关问题,比如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实验室设施情况、课题组氛围等。例如,“请问您能分享一下具体的研究方向吗?另外,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如何?课题组的氛围怎样呢?”这样的问题不仅表现了你对导师和课题组的兴趣,也展示了你对未来学习生活的热情。
最后,别忘了表示感谢并提供联系方式。例如,“非常期待能得到您的回复,谢谢您的时间。我的联系方式是:邮箱[email protected],手机xx。期待与您进一步交流。”这样的结尾既礼貌又专业,能够给导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总的来说,初次给导师发邮件时,主题要明确,内容要清晰,态度要真诚,这样能够增加邮件被导师注意和回复的可能性。
D. 录取后找导师的邮件怎么写
尊敬的导师:
您好!我名叫xxx,是xx大学xx专业的14级本科生。早在大二末,我的科任老师(xxx老师)就向我介绍了您,您在xxxx领域的学术地位令人敬仰,是国家的学术带头人。这激发了我强烈的学习欲望,下定决心要成为您的学生。本学期通过保送至贵院的两位学长的介绍,我的信念更加坚定。我真诚地希望能攻读您2018级的硕士研究生。在此,我冒昧地给您发了这封邮件,衷心地感激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信件。
我一直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特别是在您的研究领域。我通过阅读您的论文、参加学术讲座和与您交流,对您的学术观点有了深入的了解。您的研究不仅前沿,而且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希望能在您的指导下,深入学习,探索未知,为学术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对自己的学术能力充满信心。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学术研讨会、创新大赛等,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我曾参与过xx项目,负责xx部分,最终项目获得了一等奖。此外,我在《xx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我相信,这些经历将为我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深知,攻读您的硕士研究生,意味着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创新,与您一起为学术界的发展贡献力量。我期待有机会与您深入交流,探讨学术问题,共同成长。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邮件。我期待着您的回复,希望能有机会与您进一步讨论我的申请。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期待您的回复。
此致
敬礼!
XXX
E. 作为学生 怎么跟导师交流
对学生而言,积极与导师沟通是你们必做的功课,因为研究生学习是你人生的一个阶段,是你未来发展的一次积累,把握好这两年的学习时光就等于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有人曾用一个形象的例子说明学生和导师的关系:导师为学生指明远处有一片森林,学生就应认真研究森林中有哪些不同种类的树木,有那些不同的鸟类,乃至细化到枝叶的纹理结构等,导师在此基础上和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与提高。事实就是如此,导师的重要性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方向,学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实施和从事具体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与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沟通,接受导师的指导。近年来,研究生扩招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不能回避的现实环境是,在扩招过程中,我院导师所带研究生数目由原来的每届1到3个学生增长至现在的5至8个,学生人数的激增,使导师根本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学生与导师之间因关系疏远而产生隔膜也是在所难免的。要改变现状需要学生和导师的共同努力。对学生而言,积极与导师沟通是你们必做的功课,因为研究生学习是你人生的一个阶段,是你未来发展的一次积累,把握好这两年的学习时光就等于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在与导师的沟通过程中,我认为你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 尊重你的导师
无论导师的观点、立场、学术造诣如何,你首先应该尊重导师,这是与导师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有人曾给我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在研究生择业面试时,主考官要求在座各位研究生谈谈自己的导师,出乎意料的是,90%以上的研究生都在从不同角度贬低自己的导师!这是一个令人寒心的事实,也许你的导师学术不够精深,也许你的导师对你关心不够,但你要相信,从职业道德角度出发,每个导师都爱自己的学生,都很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换个角度说,你的导师是凡人,不可能在方方面面完美无暇,当你用真心去爱你的导师,发自内心去尊敬他们时,相信你会从与导师的沟通中获益匪浅,你会为导师的敬业精神而感动。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你只要经常告诫自己去换位思考。下面这个小故事是否能给你一点启示呢?向来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请自已的客人来头很大。“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主厨紧张地问。“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客人在旁听见松下如此说,更佩服松下的人格并更喜欢与他做生意了。我想,当你能够站在他人立场去理解、处理事情时,你将拥有人们对你的信任和爱。研究生通过和导师的接触,可以学到很多读书做人的道理,关键看你自己怎么做。
二、端正学习态度,按照导师制定的培养计划严格要求自己
整个研究生的培养有一个总体的要求,其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基本要求,比如要求学生能够迅速查到相关资料,并找出问题所在等。也就是说,研究生阶段学习要从一般的学习转化到提炼学术观点,提高创造性思维上,因此作为研究生,你应当本着诚实、认真、刻苦、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研究,一方面保持平和的心态,踏踏实实的跟着导师进行专题研究;另一方面应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之余,多参加社会实践和交流,在此基础上重点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对于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换言之,无论是做导师的课题,还是到实践部门实习,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培养完善独立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关键的。
在你参与导师课题或项目研究时一定要调整好你的心态,准确界定导师与你的关系——平等协作关系。现在在理工科院校大多将导师的身份定位为“老板”,学生在为“老板”打工,对此我很不以为然。我认为,学生和导师的关系应定位为学生“和”导师共同工作,而不是“为”导师工作。因为在工作前期学生要从导师那里得到辅导,在此基础上才会与导师共同将课题或项目研究深入下去,这个研究经历将是你的一笔财富,你从中会得到很大收获,换句话说,你在为自己工作(我在南开博士后流动站就是这么工作的,希望大家不会认为我在说空话)!
三、带着问题请教你的导师
美国波士顿大学一位华裔教授曾明确表示:“我向我的每一位研究生都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就是毕业时在他所做的小分支领域中必须超过我的现有水平。对研究生的要求不是论文数量,而是他是否在自己的领域内超过了我,如果超过了我,他就有价值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带着问题去找导师,就某些学术问题去讨论,甚至争论,这是导师最愿意看到的,因为每个导师都希望看到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成长以及知识水平的提高,甚至在很多方面能高于自己。
当导师和你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后,你需要大量查找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明确你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就这些问题你需要与导师进行深入探讨;当你就某一问题有灵感火花时,与导师的及时沟通可能会拓展你的思路,给予你更多启示。另外,解答你的疑问的同时,导师也在思考,而且有些问题导师也不一定能够马上给出答案,这就需要你们的交流。别小看这个共同探讨问题过程,通过它你不仅可以得到问题答案,更可贵的是你会更了解导师的想法和思路,导师也能通过它更多地了解你,这样你们的距离自然就会拉近很多了。
四、定期向导师汇报你的学习状况和研究成果
要知道研究生培养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要以研究生个体差异而不断调整,因此,研究生要主动和导师沟通,让导师了解你所关注的问题及其困惑。另外,经常和学生讨论学术问题是对导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我曾见过一篇短文,大致内容是这样:80年代得诺贝尔奖的生物学家J. Goldstein,他参与美国生物医学界很多重要决策,也常常外出访问。可是他一直保持和实验室研究人员及其学生们的一线接触,即使他出国讲学,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学生们把试验结果传真到他下榻的旅馆让他读。这事实上告诉我们,一个对学术感兴趣的导师,他会非常关注学生的当前研究,愿意花时间和学生讨论、争辩。
你或许要问,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导师交流最方便、快捷。我认为当面和导师交流是最好的,因为你可以更全面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导师的回答。要是不能约到双方都合适的时间交流的话,那么“一封邮件、一个称呼”是不错的选择。面对着高校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老师们所承载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导师疏忽了与你的沟通,请你像朋友那样去理解导师吧,发一封电子邮件谈谈你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有助于导师对你的深入了解,加深了你和导师之间的感情。我曾为学生们对我的两个称呼而深深感动过,一个是“红霞老师”,这是我曾教过的本科班学生发手机短信给我的;另一个是“霞姐”,这是我的研究生送给我的。我想,对于爱自己老师、将老师视为朋友的学生,任何老师都会感到欣慰,会更加爱自己的学生的!
我在《企业培训中十八个经典的故事》中见过这样一段文字: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就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记者很生气说,小孩子不能谎话,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他儿子非常委屈地辩解说,我真的拼好地图了!记者一看,果然如此,这么短的时间将如此复杂的世界地图拼好,难道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他儿子如何做到的。他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只要反过来拼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人生智慧就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是一种美感体验的豁然洞见。曾经有人把导师比作大树,我觉得导师其实只是一个主干,研究生不是树下的阴影,应是树干上面的新芽,在你们毕业时就应该成长为一支粗壮的新枝了。多和你的导师交流吧,你会发觉在和导师交流后,你对学习、工作和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精神状态会更加高昂,因为交流会使两颗心相互靠近,让交流从心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