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南開大學李治安教授

南開大學李治安教授

發布時間: 2022-01-20 21:05:35

⑴ 《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美] 梅天穆)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ylz7

書名: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

作者:[美] 梅天穆

譯者:馬曉林

豆瓣評分:8.0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0

頁數:377

內容簡介:

蒙古帝國史研究領域的重量級新作

在全球史的視野下,描繪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

榮獲2017年經濟觀察報書評周刊年度十大好書

………………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年來蒙古帝國史研究領域中的重量級新作,作者在世界史與全球史的視野下,重點描繪了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國陸續崩解後,一個新的歐亞世界 的產生過程。在蒙古統治者的強制推動下,東西方之間開始了互相交流的過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嶄新的歐亞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過去被視為毀滅文明世界的蠻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

※媒體推薦※

蒙元帝國部分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也帶來了歐亞的整體性和世界的新秩序。從「前全球化」和世界史的視野,去觀察和審視蒙元帝國及蒙古征服,才有可能真正讀懂這段令人震撼的文明演進歷程。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 李治安

本書探討成吉思汗帶給世界歷史的遺產,涵蓋了元朝、四大汗國乃至之後數百年,時空宏大,行之於文,舉重若輕,在國內外的書籍中實不多見。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教授 張帆

本書不僅條理清晰,而且飽含熱情,並廣泛參考了最新的學術成果,必將作為對世界史研究的一大貢獻而廣受歡迎。

——英國基爾大學中世紀史榮休教授 彼得·傑克遜

這部文筆生動的著作體現了作者對這一課題的痴迷,並將成為關於世界史和蒙古帝國的課堂上極為有用的參考書。

——《亞洲研究期刊》

這是一部可以催生新想法的傑出著作,是探索蒙古人參與創造的世界歷史的首選之作……作者將我們帶到了相關學術研究的最前沿。

——《全球史期刊》

作者簡介:

梅天穆,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蒙古帝國史及軍事史。1996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系獲得碩士學位,2004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學博士學位,著有《蒙古戰爭藝術》《蒙古的文化與習俗》等。

⑵ 幫我介紹一下南開大學孫立群教授

孫立群,1950年4月生,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天津市人。南開大學歷史系畢業,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理事。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魏晉南北朝史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所開課程有「中國古代史」、「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士人史」、「中華文明史」等。 所在教研室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本人曾多次獲教學質量優秀獎、優秀教師獎。主講本科生專業基礎課「中國古代史」為南開大學示範精品課、天津市精品課。招收魏晉南北朝史方向的研究生。

主要論著
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准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歷史材料與解析》(人民教育出版 2006年2月)
主編《新編中國歷朝紀事本末·魏晉南北朝卷 》 (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6月 )
《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務印書館? 2003年12月
《中華文化通志.社會階層制度志》(與李治安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該書獲1999年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史記選注》(合著 齊魯書社 1998年4月 )
《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秦漢卷》( 合著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6月 )
《士人與社會·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合著 第一作者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年9月)
《中國古代圖書事業史》(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4月)
《中國古代史》(合著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魏晉南北朝帝王評說》(東晉南朝時期)《天津日報》2005年11月14日「文史版」
《魏晉南北朝帝王評說》(西晉十六國時期)《天津日報》2005年10月24日「文史版」
《魏晉南北朝帝王評說》(三國時期)《天津日報》2005年10月10日「文史版」
《漢武帝之後西漢如何走向衰亡》《天津日報》2005年3月7日「文史版」
《漢武帝身邊的人們》《天津日報》2005年1月24日「文史版」
《雄才大略漢武帝》《天津日報》2005年1月17日「文史版」
《贊嘆之餘的反思——紀念秦兵馬俑發現20周年》《秦文化論叢》(13輯),2005年7月陝西人民出版社
《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特徵》《雷海宗與二十世紀中國史學》,中華書局2005年3月
《編寫全新古代史? 教學質量上水平》《教材周刊》2004年11月10日)
《學史貴會通——講授中國古代史通論的體會》《歷史教學》2004年第6期
《論魏晉士人的覺醒及其社會背景》,《中國中古史論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論魏晉士人「貴適意」的生活方式》(《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2年9月)
《全球化下中國城市文化現狀與展望——以天津為例》(《全球化下中華文化的發展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 2002年6月)
《魏晉隱士及其品格》 《南開學報》2001年 5期
《論魏晉南北朝的區域經濟與胡漢交融》 (《區域 社會 文化》 重慶出版社 2000年8月 )
《論魏晉士人的覺醒》(《聊城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 1期 )
《魏晉士風》 (《中國社會史論》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
《大學歷史課與中學歷史教學》(《歷史教學》 1999年7期)
《天津大胡同地區商業老字型大小的過去、現狀與未來的發展》(《天津史志》 1998年5期)
《天津商業一條街的過去、現狀與未來的發展》 ( 《天津史志》 1998年1期)
《略論中國古代文人及其生活》 (《南開大學歷史系系慶論文集》 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8年1月 )
《關於天津商業老字型大小與城市規劃的調查報告》 (《天津史志》 1997年5期)
《世族、士族與勢族》 (《歷史教學》 1997年2期)
《士族的衰落》(《歷史學習》1996年3期)
《士族制度》(《歷史學習》1996年2期)
《可喜的探索 有益的嘗試——談96年高考歷史試題》 ( 《歷史教學》 1996 年10期 )
《魏晉南北朝士族的形成》(《歷史學習》)1996年1期)
《輕徭薄賦? 發展生產——漢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歷史學習》1995年10期)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研究的可喜成果》(《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5期)
《西晉社會風氣》 (《文史知識》1992年12期)
《從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賢》(《南京大學學報》1987年增刊)

⑶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發展前景

目前,歷史學院擁有歷史學門類下3個一級學科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所屬的二級學科,均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基本上涵蓋了史學領域的各個方面。教學實力雄厚,教學水平較高。2011年,李治安教授獲全國第六屆高校教學名師獎。哈全安教授主持的「世界上古中古史」,李治安教授、王曉欣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後期史」兩門課程,被確定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孫立群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前期史」和侯傑教授主持的「中國近代史」課程,被確定為天津市級精品課程。學院還設有校級精品課若干門。學院每年招收博士生60餘名,碩士生70餘名,本科生80餘名,並招收若干名博士後研究人員。
歷史學院的教職工,正弘揚著「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的優良傳統,努力拚搏,繼續創造新的輝煌。

⑷ 為什麼只有晚唐,晚明,晚清,卻沒有「晚漢」「晚宋」「晚元」等說法呢

「唐宋變革」重要表現乃是重商主義興起,資本主義登場,國家放棄了對臣民的身份與人身控制,轉而重視市場、工商業、金融與貨幣所創造的利益。然而,朱元璋建立的「洪武型體制」簡直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全國臣民按職業劃分入不同戶籍,如民戶、軍戶、匠戶、灶戶,職業戶一經劃定,不得自行改業,子孫世代相承;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不可脫離原籍地與農業生產,每天的活動范圍控制在一里之內;軍民、商人若要出遠門,必須先向官府申請通行證;由於貨幣經濟極不發達,民間交易以米穀、鹽、布為支付手段;政府控制在最小規模,以緊縮的財政、按實物徵收的農業稅以及全民配役來維持運轉,無需依賴市場、商業、貨幣與金融,因而,明前期的消費稅、貨幣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晚明與明前期、晚清與清前期,同樣是恍如兩個世界,「資本主義萌芽」只可能出現在晚明而不可能出現在明前期,洋務運動也只能出現在晚清而不可能出現在清前期。兩宋時期則從未出現類似的前後期大轉折,宋代的「資本主義傾向」是一以貫之的,不存在一個全然不同於宋前期的「晚宋」,所以,我們不需要使用「晚宋」的概念來描述宋朝的社會變遷。

從這個意義來說,「晚唐」的概念指向「唐宋變革」的啟幕,「晚明」與「晚清」的概念則意味著向「唐宋變革」的近代化方向「回歸」——換言之,明前期與清前期的社會演化已經偏離了「唐宋變革」的方向,因此才需要「回歸」。

⑸ 張子俠的意外去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歷史文獻學專家,安徽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安徽大學歷史系主任,安徽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子俠同志,在工作中,因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於2011年12月31日12時30分在合肥逝世,享年52歲。
張子俠同志,忠於黨,忠於國家,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他治學嚴謹,學術成果豐碩,在歷史文獻學、史學史、史學理論等研究領域,建樹卓著。他為人師表,誨人不倦,執教三十年,桃李滿園。張子俠同志為安徽省特別是安徽大學的歷史學教育和學科學位點建設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因公殉職。 評秦漢,論隋唐,史苑縱橫名學者;
具謀猷,能識斷,教壇倜儻真丈夫。
——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主任 牛繼清 敬輓
逍遙水咽,悼才高識遠名教授;
芒碭山悲,哀義重情深好兒男。
——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 敬輓
挽張子俠教授聯
事業垂成,子胡遽去?
夙願未了,俠已難回!
才得知非,公乃棄世;
奈何辯史,天不假年。
高譚驚四座,猶覺朗言在耳;
殘冬悲永訣,那堪楚些招魂!
----- 諸偉奇拜撰二〇一二年元旦
諸偉奇,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原古籍辦主任 日本高知大學唁函
張子俠教授の訃報に接し、深い悲しみに包まれています。
張先生は中國古代史の専家であり、安徽大學歴史系主任として、日本高知大學を訪問され、ご講演をいただきました。その深い學識に、高知大學の教師、學生は深い感銘を覚えました。また先生は、高知大學との共同研究にも著手され、これから成果が期待されるところでありました。研究途上でのご逝去は、誠に殘念でなりません。
安徽大學と高知大學のかけ橋となって活躍された張先生、そして殘されたご遺族に対し、高知大學を代表して改めて深い哀悼の意を表します。
高知大學教育學部長遠藤隆俊
高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長吉尾寛
高知大學人文學部准教授高橋俊
2012年1月4日
驚聞張子俠教授去世的消息,我被深深的悲痛所包圍。
張先生是中國古代史的專家,作為安徽大學歷史系主任來訪過高知大學並為師生們做了精彩的演講。其為學之精,授業之道給高知大學的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先生與高知大學的共同合作項目正在進行,在這即將出成果之際,他那樣具有才華的人,竟在中年溘然長逝,實在令人惋惜,且又感念不已!
我謹代表高知大學和我本人在此為兩校交流做出突出貢獻的張先生的遺孀、子女及親戚致以深深的哀痛和追思以及真誠的慰問。
高知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遠藤隆俊
高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長吉尾寛
高知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高橋俊
2012年1月4日
安徽省歷史學會唁電
張子俠教授治喪委員會並轉家屬:
驚悉張子俠教授逝世,不勝悲痛!張子俠教授是我省著名的歷史文獻學專家,在歷史文獻學、史學史、史學理論等研究領域成果卓著,執教三十年,為我省歷史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並為此奉獻了畢生精力,最終累倒在工作崗位上。在擔任省歷史學會副會長期間,為我省歷史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逝世,是我省史學界乃至全國史學界不可彌補的損失。我們對張子俠教授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並向家屬表示親切慰問,祈請家屬節哀保重。張子俠教授雖已離去,但學識常在,精神長存!
肅此電達
安徽省歷史學會
二零一二年元月二日
南開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李治安教授唁電
驚悉張子俠教授病逝,謹表沉痛的哀悼!子俠教授是我的好朋友,是貴系的好主任!他的逝世是安徽大學歷史學科的重大損失!謹向親屬致以問候,並請節哀順變。南開大學李治安教授痛悼。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唁電
驚悉子俠教授逝世,不勝悲痛。請向其家人轉達慰問並請節哀。
淮北師范大學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唁函
安徽大學歷史系:
驚聞著名歷史文獻學及中國史學史學者、安徽大學歷史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張子俠先生於2011年12月31日不幸英年早逝,我們為失去這樣一位出色的學者、優秀的教授和親密的朋友感到萬分悲痛!
張子俠先生長期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學史的研究,多有建樹,卓然成家,在國內有較大的學術影響。三十年來,先後任教於省內多所高校,在教學、管理和學科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傑出成就,桃李滿園。
哲人其萎,學林共哀!
敬請轉告我們對張教授家人的慰問!
附輓聯兩副:
評秦漢,論隋唐,史苑縱橫名學者;
具謀猷,能識斷,教壇倜儻真丈夫。
——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主任 牛繼清 敬輓
逍遙水咽,悼才高識遠名教授;
芒碭山悲,哀義重情深好兒男。
——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 敬輓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唁電
安徽大學歷史系:
驚悉張子俠教授不幸英年早逝,深為悲痛。子俠教授是山東大學的傑出校友,其大學生活就是在我們山東大學歷史系(歷史文化學院的前身)度過的。求學期間,其學問和人品就深受老師和同學推重;工作後更是以歷史文獻學等多方面的研究享譽學界,其篤實的學風與傑出的學術成就向為學界欽慕。子俠教授的辭世是教育界和學術界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們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重大損失。謹致哀悼之情,並請向其親屬轉達誠摯的慰問。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王育濟並全院師生。
二0一二年一月二日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唁電
安徽大學歷史系
安徽大學張子俠教授治喪委員會:
驚悉張子俠主任不幸因病逝世,曷勝哀痛。張子俠教授致力於史學研究數十年,學識廣博,以豐碩的學術成果享譽於史學界,在歷史文獻學、中國史學史、史學理論等研究領域卓有建樹。張子俠教授畢生獻身教育事業,誨人不倦,是眾多學子的良師益友。張子俠教授英年早逝,誠堪痛惜!特此致函弔唁。謹向張子俠教授家屬表示深切慰問。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日
安徽大學歷史系
安徽大學張子俠教授治喪委員會:
驚悉張子俠教授因病逝世,不勝悲痛!子俠先生乃謙謙君子,待人誠懇,品德高尚。他畢生獻身學術,治學謹嚴,學問精湛,成就斐然,聲著學界。子俠先生從教數十載,培育學子無數。他近年主政母系,兢兢業業,殫精竭慮,時時以母系發展為念,建樹卓著。我與子俠先生近年交往,對他的為人和學識均極感佩。未料他以五旬盛年,即因病遽然辭世,驟聞噩耗,哀傷莫名!特此致函,以表哀悼,並請代向子俠先生家屬表示親切慰問。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吳義雄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日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周一平教授唁電
驚聞張子俠教授因心臟病突發不幸逝世,謹表沉痛哀悼,並請轉達對張子俠教授家屬的問候。
專肅
周一平並揚州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碩士點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安徽大學歷史系:
驚悉張子俠主任不幸逝世,無任悲痛。
張子俠主任為人正派,治學嚴謹,學術成就卓著,特別是在中國史學史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是我校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對我們的研究工作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他的不幸去世,是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界的重大損失。我們表示沉痛的哀悼,並通過你們向其家屬表示深切的慰問。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暨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
2012年1月3日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唁電
安徽大學歷史系:
得悉張子俠同志不幸因病逝世,深為悲痛,特致電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望忍痛節哀。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二O一二年一月三日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唁電
安徽大學歷史系:
驚悉安徽大學歷史系主任、安徽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博士生導師張子俠教授不幸逝世,深感痛惜。
子俠教授長期致力於歷史研究與歷史教育事業,數十年如一日,成就斐然,桃李滿天下,在安徽省乃至全國史學與教育界享有盛譽,備受廣大史學同道的尊敬與愛戴,與我所多次合作愉快,張教授的逝世是史學界的重大損失。在此悲痛之際,我們僅以無比悲痛的心情向貴系同仁及張子俠教授家屬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和最誠摯的慰問。
張子俠教授千古!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2012-1-3
宿州學院唁電
張子俠教授治喪委員會並轉家屬:
驚悉張子俠教授逝世,謹表沉痛的哀悼!張子俠教授是我省著名的歷史文獻學專家,為我省歷史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逝世,是我省史學界乃至全國史學界不可彌補的損失。謹致哀悼之情,並請向其親屬轉達誠摯的慰問。
宿州學院
二零一二年元月三日
淮北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唁電
安徽大學歷史系:
驚悉張子俠教授仙逝,萬分悲慟!張先生為中國史學史、中國歷史文獻學學科貢獻巨大,亦為安徽省史學界貢獻殊異。
他的去世,實為史學界一大損失。我們為失去一位傑出同仁和親愛朋友而無比痛心。
然逝人已遠,無可追返。謹向其親屬致以誠摯問候,並祈張子俠教授千古!
淮北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
2012年1月2日
徐州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唁電
安徽大學歷史系:
驚悉貴系張子俠主任因工作勞累,英年早逝在工作崗位上,萬分悲痛。子俠同志一生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為人師表,是安徽大學的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為貴校歷史學科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歷史文獻學和史學史研究領域,成果豐碩,享有盛譽。對他的去世,徐州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全體師生深表悲痛和惋惜。謹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張子俠主任家人表示沉痛哀悼和誠摯的問候,相信你們定會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完成子俠同志未竟的事業。
徐州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012年1月3日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臧知非教授唁電
張子俠教授治喪委員會:
驚悉張子俠教授逝世,不勝悲慟 !
在下與子俠教授師友兄弟多年,治學處世、教書育人,從子俠教授處獲益良多,因客觀限制不能為子俠教授送行,謹此哀悼!
張子俠教授勤奮治學、無私奉獻,在中國歷史文獻學、史學史、史學理論等領域成就斐然;金針度人,桃李滿園的風范,堪為楷模!他的英年早逝,使學術界失去一位優異的學者,使教育界失去一位優秀的教師,是不可彌補的重大損失!
我們將繼續張子俠教授的未竟事業,完成張子俠教授的遺願!
子俠兄,一路走好!
張子俠教授千古!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唁電
安徽大學歷史系:
驚聞張子俠教授不幸逝世,我們深感悲痛!張子俠教授長期致力史學研究,成果豐碩,在歷史文獻學、中國史學史、史學理論等領域有重要影響。孰料天妒英才,時當盛年,張子俠教授卻英年早逝!痛何以堪!特致函弔唁,謹表哀悼之情,並請向張子俠教授家屬轉達深切慰問!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012年1月4日
浙江師范大學歷史系唁函
安徽大學歷史系:
驚悉張子俠教授因病逝世,不勝哀痛。
張子俠教授在歷史文獻學、史學史、史學理論等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其為人和治學以嚴謹著稱,為同行所敬仰。他的逝世不但是貴校不可彌補的損失,也使我們失去了一位良師益友。謹對張教授的逝世致以沉痛的哀悼,並望親屬節哀順變。
浙江師范大學歷史系
2012年1月3日
陝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唁電
張子俠教授治喪委員會:
驚聞張子俠教授遽然病逝,不勝震悼!子俠教授的逝世是安徽大學歷史學科的重大損失!也使歷史學界失去一位好同仁、好朋友!我們對子俠教授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謹向子俠教授親屬致以問候,並請節哀順變。

⑹ 忽必烈傳的作者

李治安,1949年生。南開大學歷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曾任南開大學圖書館館長、歷史學院院長。現任南開大學「985」創新基地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中心負責人,兼任教育部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歷史組成員、國家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著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忽必烈傳》、《中國古代官僚政治》等10餘部學術專著;在《歷史研究》等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還擔任國家精品課程「中國古代史」的負責人與首席專家。曾作客鳳凰電視台「世紀大講堂」作元史主題講演 。

⑺ 有哪位網友可以提供一下南開大學歷史系古籍所王薇老師的信息,謝謝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師信息
時間:2012-04-02 04:53來源:未知 作者:huawenuser 點擊:1114次
姓名 性別 職稱 所屬部門 碩導 博導 1 敖堃 男 副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2 白新良 男 教授 中國古代史 查看 3 常建華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

姓名 性別 職稱 所屬部門 碩導 博導
1 敖堃 男 副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2 白新良 男 教授 中國古代史 查看
3 常建華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4 陳暢 女 講師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5 陳德弟 男 副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6 程平山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7 陳絜 男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8 陳志強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黨政領導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 崔岩 女 講師 歷史學系 歷史文獻學 查看
10 黨超 男 講師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11 鄧麗蘭 女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12 丁見民 男 講師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3 董國輝 男 副研究員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4 董瑜 女 講師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5 杜家驥 男 教授 中國古代史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歷史研究所 查看
16 付成雙 男 副研究員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7 高飛 女 工程師 行政辦公室 查看
18 高艷林 男 副教授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黨政領導 查看
19 郭長虹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20 郭明 男 館員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 教學辦公室 查看

21 郭偉 男 初級 查看
22 顧曉茜 女 工人 網路技術研究中心 查看
23 韓琦 男 教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24 韓鐵 男 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25 哈全安 男 教授 世界史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26 何孝榮 男 研究員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27 洪國起 男 教授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查看
28 侯傑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29 侯詠梅 女 館員 文獻資料中心 查看
30 黃春雨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31 王昊 男 館員 查看
32 胡寶華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查看
33 賈洪波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34 江沛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黨政領導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35 姜勝利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查看
36 藍海 男 副研究員 黨政領導 查看
37 李冬君 女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38 李凡 男 教授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39 李晶 女 講師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查看
40 李劍鳴 男 教授 查看

41 李金錚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42 李來容 女 講師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43 李明玉 女 副研究員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 教學辦公室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查看
44 林延清 男 教授 歷史研究所 查看
45 李少兵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46 李少龍 男 副研究館員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47 劉敏 女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48 劉曉琴 女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49 劉毅 男 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50 劉岳兵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51 劉尊志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52 李小林 女 教授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查看
53 李喜所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54 李憲堂 男 副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查看
55 李永勝 男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56 李卓 女 教授 世界史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查看
57 李治安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58 羅宣 女 副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59 毛立坤 男 講師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60 馬世力 男 教授 網路技術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查看

61 門連鳳 女 研究員 黨政領導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62 米鎮波 男 教授 查看
63 南炳文 男 教授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64 潘斌 女 工程師 查看
65 潘芳 女 講師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66 龐乃明 男 副教授 歷史研究所 中國古代史 世界史 查看
67 喬治忠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歷史文獻學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68 宋志勇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69 孫立群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70 孫衛國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歷史文獻學 查看
71 譚融 女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72 王昊 男 館員 行政辦公室 查看
73 王軍 男 工程師 網路技術研究中心 查看
74 王金連 女 編輯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 教學辦公室 查看
75 王黎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76 王利華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黨政領導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77 王力平 女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查看
78 王立新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79 王萍 女 教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0 王秋香 女 助理研究員 文獻資料中心 教學辦公室 查看

81 王薇 女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查看
82 王先明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83 王曉欣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84 王燕 女 助理館員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查看
85 王以欣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6 溫娟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7 武鵬 男 講師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8 吳志成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89 吳振清 男 副教授 查看
90 肖軍 男 副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1 肖玉秋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2 夏炎 男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93 謝東 男 助理研究員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 查看
94 薛磊 男 副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95 徐思偉 男 副教授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6 許檀 女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97 閻國棟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98 閆愛民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99 楊巨平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0 楊棟梁 男 教授 世界史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科評議組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1 楊東明 男 講師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102 楊令俠 女 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3 楊永明 男 副研究員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文獻資料中心 查看
104 葉民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5 元青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106 袁勝文 男 副教授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107 余新忠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108 藏佩紅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09 張傳勇 男 講師 歷史學系 中國古代史 查看
110 張分田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查看
111 張國剛 男 教授 查看
112 張聚國 男 副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13 張榮明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查看
114 張思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中國近現代史 查看
115 張偉偉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16 趙伯雄 男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歷史學院學術委員會 歷史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歷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歷史學院職稱評定委員會 查看
117 趙德宇 男 教授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18 趙學功 男 教授 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19 趙永紀 男 教授 古籍與文化研究所 查看
120 鄭瑋 女 講師 世界史學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學系 查看

121 朱鳳瀚 男 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查看
122 朱洪斌 男 副教授 歷史文獻學 查看
123 朱會玲 女 館員 文獻資料中心 查看
124 朱彥民 男 教授 歷史學系 專門史 查看

(責任編輯:huawenuser)

⑻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李治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vzsl

書名:中國古代官僚政治

作者:李治安

豆瓣評分:7.0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5-9

頁數:265

內容簡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一書從起源發展、內部結構、運行機制、歷史影響等幾方面入手,系統揭示了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古代官僚政治的全貌,指出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並不是單純的君主專制,其實質是君主專制的官僚政治。

本書通過描繪歷代官僚行政管理的各方面活動和運行情況,總結利弊得失,從而對古代官僚政治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具有學術價值,也很有現實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李治安,1949年生。南開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曾任教育部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元史和政治制度史。代表性著作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元代行省制度》《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忽必烈傳》等。

杜家驥,1949年生。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清史、滿族史及八旗制度史、清代蒙古史等。代表性著作有《清朝簡史》《清朝滿蒙聯姻研究》《八旗與清朝政治論稿》等。

⑼ 自隋朝始的三個「正—反—合」階段(概括清楚)

南開大學教授李治安認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權是秦漢以來郡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較高級演化形態,也是兩宋否定唐後期藩鎮分權的繼續,相當於自隋朝始第三個「正一反一合」階段的「合」。

⑽ 李治安的介紹

李治安,1949年生,歷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元史研究會會長,代表性為《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元代行省制度》。

熱點內容
國家開放大學五棵松校區 發布:2024-05-01 00:29:22 瀏覽:975
有什麼自考本科的app 發布:2024-04-30 23:43:27 瀏覽:72
大學計算機類專業介紹 發布:2024-04-30 23:19:57 瀏覽:175
南京的大學學生名單 發布:2024-04-30 23:04:01 瀏覽:245
上海交通大學楊吉教授 發布:2024-04-30 22:33:48 瀏覽:876
肯塔基大學研究生費用 發布:2024-04-30 22:11:35 瀏覽:797
大學生貧困申請表 發布:2024-04-30 22:06:46 瀏覽:937
大學生寫給老師的感謝信 發布:2024-04-30 21:57:57 瀏覽:462
大學生查詢檔案 發布:2024-04-30 21:48:58 瀏覽:892
單縣五中高考本科 發布:2024-04-30 21:42:15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