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南京大學地質奚教授

南京大學地質奚教授

發布時間: 2024-12-14 02:20:05

『壹』 學術會議通知格式範文6篇

學術會議是一種隱蔽的、體面的 文化 消費方式,其以文化為載體,團結了學術場域里的精英,在經濟資本的基礎上,加強了社會資本的整合,於是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學術會議通知的格式 範文 ,僅供參考。

學術會議通知格式範文一:

時間:xx年x月x日下午兩點(明天下午)

地點:衛生局三樓會議室

主講人:市人民醫院神內科主任:呂海東

講課內容: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診斷與危險因素分析

參加人:1.市直第一、二、三院,中醫院,保健院(內科主 任、副主任、主治醫師),每個醫院不超過5人

2.各鄉鎮衛生院一人

學術會議通知格式範文二:

會議名稱

xxxx:

作為一種高解析度的非侵入性成像技術,生物醫學光學成像技術近年來迅速發展成為生命科學領域和光學領域的研究 熱點 。得益於激光技術、微電子技術和納米技術等多學科的交叉發展和應用,生物醫學光學成像為醫學領域提供並將繼續開拓為追求人類健康所期望的各種生物醫學研究 方法 和生物醫學儀器。召開本次討論會,正是基於這樣的交流需要,邀請各位在光學或醫學領域做出一定成就的專家學者,回顧 總結 生物醫學光學成像技術的成就,同時積極展示最新的前沿研究和應用成果,並探討今後的發展方向,促進該技術的創新研究與應用。希望您屆時光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會議主要內容:1、宣讀學術論文;2、交流教學和科研 經驗 。

二、 出席會議的代表應向大會提交學術會 議論文 摘要。

三、 會議的住宿費、伙食補助費由大會負責,往返交通費由代表自負。

四、 接到會議通知後,請即向會議籌備組寄回登記表(電子郵件或傳真均可,

會議開前三天沒有寄回登記表,即視為不出席會議,不再安排食宿)。

五、 會議時間:

六、 會議地點:

七、 代表登記表和會議論文投稿郵箱:*@*****

八、 聯系電話:000-­‐00000000(人名);傳真:000-­‐ 00000000

附:會議登記表

姓名 性別 年齡

民族 國籍 主要職務

聯系電話 往返抵離時間

備註:

學術會議通知格式範文三:

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金屬學會、中國航空學會和中國材料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定於XX年11月10-13日在福建廈門召開。這將是一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人員廣泛的學術盛會。本屆會議旨在通過廣泛的學術和信息交流,活躍學術思想,明確研究方向,推進我國的疲勞與斷裂研究的發展。第一輪 徵文通知

1、會議主要內容

1)材料的斷裂與循環形變的晶體學

2)斷裂與疲勞損傷的微細觀方面

3)金屬材料的斷裂與疲勞行為

4)非金屬材料與新型材料(包括工程塑料、生物材料、建築材料、陶瓷、復合材料、金屬間化合物,納米材料等)的斷裂與疲勞行為

5)環境對材料與結構的斷裂與疲勞的影響

6)載荷譜和隨機載荷下材料與結構的疲勞與斷裂

7)材料和結構的疲勞壽命估算、可靠性、延壽及老齡化分析

8)計算斷裂力學、實驗斷裂力學、概率斷裂力學及可靠性

9)線彈性彈塑性斷裂、界面斷裂、動態斷裂

10)斷裂與疲勞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論

11)材料疲勞與斷裂研究中的實驗及測試技術

12)抗斷裂與疲勞的設計技術

13)斷裂與疲勞的的失效分析

14)斷裂與疲勞理論的典型工程應用

15)斷裂與疲勞分析軟體及材料資料庫

2、會議徵文

凡未經正式刊物發表,與材料的疲勞和斷裂領域相關的研究成果、學術觀點、工程經驗、設想及建議等均可以論文形式應征。應征論文必須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字流暢、圖表清楚,一般約為5000字以內(3頁),計量單位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中的有關規定,並附word文件類型的軟盤、email word文件到會議秘書處或在線投稿。論文經專家審閱後給予書面答復。經評審合格的論文將在《機械強度》雜志(增刊)上正式出版。接到論文錄用通知和論文收費通知後匯交會議注冊費600元(學生400元)和版面費600元/篇到《機械強度》雜志社,每超過一頁加收200元。不交會議注冊費和版面費的論文,將不編入論文集(期刊)中。已經錄用的稿件將付一定稿酬。沒被錄用的稿件恕不退回,請自留底稿。

歡迎全國各地從事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科研人員、高校師生踴躍投稿,同時也歡迎暫無論文但對會議感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參加會議。

3、會議地點

會議地點在廈門市鼓浪嶼別墅酒店(廈門市鼓浪嶼鼓聲路14號,電話:0592-2062418;傳真:0592-2060165), 會議不安排接站,請注意到廈門後,一定要到廈門旅遊客運碼頭上船。會議期間食宿自理。

4、重要日期

提交論文摘要截止日期: XX年3月30日

提交論文全文截止日期: XX年5月1日

論文錄用通知: XX年6月1日

匯交版面費截止日期: XX年7月15日

會議召開日期: XX年11月10-13日

5、技術展示和產品宣傳

歡迎在本次會場內設置與會議內容相關的宣傳 廣告 (以材料、圖片、樣品和軟體為主)。

6、特別提示

本次會議將邀請日本和我國知名專家學者就疲勞與斷裂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等方面作若干專題 報告 。

7、應征論文參考格式

“機械強度”的論文格式:題目、作者、工作單位、摘要(250字),關鍵詞(5-8個),中圖分類號,英文題目,作者名字的漢語拼音和工作單位的英文譯文,以及 文章 的英文摘要和關鍵詞,引言,正文,參考文獻。

由於“機械強度”被美國工程索引和英國的“科學文摘”等收錄,為了便於國際著名檢索刊物和 其它 信息機構採用,英文摘要應詳細,盡可能反映文稿的主要內容,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所論述的主要信息;避免使用第一人稱,應包括目的、過程及方法,結論三部分。字數不得少於900個印刷符號。

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編號 作者(姓列名前). 論文題目.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編號 作者(姓列名前). 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 起-止頁碼 文中圖表附最具代表性的,並一律安排在正文中.圖表題請附中英文對照稿。 稿末寫明作者的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籍貫(包括省、市、縣名)、單位、職稱、職務、學位、學術簡歷、研究領域和主要成就;詳細通訊處、e-mail、電話及傳真號。

8、會議主辦: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金屬學會、中國航空學會和中國材料研究會

會議承辦: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學術會議通知格式範文篇四:第五屆全國應用地球化學學術會議通知

(第一號)

為充分展示我國應用地球化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促進全國應用地球化學工作者學術交流,推動應用地球化學學科發展,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應用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擬於xxxx年9月在長春召開第五屆全國應用地球化學學術會議。會議重點圍繞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環境質量調查評價、農業土壤及生態等應用地球化學領域的理論與方法、分析測試技術等方面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大會交流議題亦將覆蓋應用地球化學其他相關研究領域的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 主要議題:

1. 固體礦產資源勘查地球化學

2. 油氣及能源勘查地球化學

3. 礦床地球化學

4. 有機地球化學

5. 環境與生態地球化學

6. 地震與自然災害地球化學

7. 地球化學工程學

8. 應用地球化學新理論、方法與技術

9. 地球化學信息提取及數據綜合處理

10.地質樣品分析測試技術

11.地球化學在其它領域的應用

發起和主辦單位:

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應用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地質學會勘查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地質調查局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國地質科學院

吉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

南京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長安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應用地球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承辦單位: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

吉林省地質學會

吉林大學礦產資源研究院

地球信息探測儀器 教育 部重點實驗室

吉林大學綜合信息礦產預測研究所

吉林省發改委地下空間探測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教育廳吉林省高校金屬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會議組織機構:

學術委員會

主任:於崇文 劉叢強

委 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丁 俊 毛景文 王世稱 王京彬 王瑞江 鄧軍 葉天竺 任天祥 朱立新 陳仁義 侯增謙 胡瑞忠 奚小環 柴育成 彭省臨 呂志成 郭進義

學術指導委員會(以姓氏筆畫為序)

張本仁 陳毓川 歐陽自遠 莫宣學 高 山 謝學錦 翟明國 翟裕生

組織委員會

主任:劉 財 張德會

委員:

成秋明 杜建國 方維萱 嚴光生 王學求 鄧吉牛 戴塔根 周永章 鮑征宇 燕長海 凌洪飛 陶明信 韓潤生 曹志敏 羅先熔 郝立波 趙克斌 黃智龍 張連昌 沈存利 徐文喜 康明 楊萬志 施澤明 潘家永 李振生 龔慶傑 秘書長:郝立波 柴社立

聯系秘書:趙玉岩

會議徵集論文

徵集大會論文及摘要。論文擇優以專輯形式在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xxxx年第5期出版。格式參照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要求。投稿網址為http://xuebao.jlu.e.cn/dxb/,並標注“第五屆全國應用地球化學學術會議論文”。

摘要一般控制在2-3個版面(包括參考文獻在內,每個版面1200個字元),以大會論文集形式印刷。通過電子郵件向大會秘書組提供電子文檔。

要求xxxx年6月30日前提交正式論文/摘要。

主要內容

1、開展學術交流。

2、召開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應用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

3、評選青年學者和學生優秀論文。

4、會議期間為有關組織和公司提供條件,進行業務宣傳、產品介紹及技術成果展示。

5、會後野外地質考察。

會議地點與時間

吉林大學,xxxx年9月中下旬

重要截止日期

第一輪會議通知回執:xxxx年4月30日

第二輪會議通知:xxxx年5月30日

論文接收截止時間:2012年6月30日

會議秘書處聯系方式

學術會議通知格式範文篇五:關於第四屆金屬間化合物學術研討會的會議通知

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學會各成員單位:

為提高我國金屬間化合物科研水平,推動我國金屬間化合物的發展,按照CMRS-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分會的計劃,定於xxxx年11月27日至30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舉辦第四屆金屬間化合物學會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將與“xxxx攀枝花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院士行暨攀枝花釩鈦(國際)論壇”同期舉行。

第四屆金屬間化合物學會學術研討會將就我國近年來金屬間化合物相關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改造和生產應用進行交流;會議將邀請著名專家作金屬間化合物發展特邀報告,推動金屬間化合物的發展。

歡迎我國從事金屬間化合物及相關領域科研、生產及商貿等業界人士積極向大會投稿和前來參會。論文並非參會的必要條件,歡迎金屬間化合物領域學者積極參會交流。會議通知如下:

一、會議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學會

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精密熱加工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承辦單位: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會議組織委員會

主 席:陳玉勇 哈爾濱工業大學

林均品 北京科技大學

郭建亭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陳 光 南京理工大學

胡鴻飛 攀鋼集團研究院

秘書長:孔凡濤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三、會議時間地點

時 間:xxxx年11月27日至30日 地 點:四川省攀枝花市紅格假日酒店

地 址:攀枝花市鹽邊縣紅格溫泉度假開發區

酒店電話:0812-8782999 四、會議日程安排

xxxx年11月27日全天: 報到

xxxx年11月28日上午:xxxx攀枝花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院士行暨攀枝花釩鈦(國際)論壇 主題論壇

xxxx年11月28日下午:第四屆金屬間化合物學會學術研討會 xxxx年11月29日全天:第四屆金屬間化合物學會學術研討會 xxxx年11月30日全天:參觀或返程

五、論文要求及出版事項

1. 會議接受中文論文,論文必須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 2. 為保證論文的原創性與質量,組委會將組建專家評審組對提交的論文進行評審、篩選,符合要求的論文將被錄用,並編入會議論文集。

3. 論文集論文經過正常評審程序評審後,擬在《稀有金屬》出版,請認真准備,文責自負。論文一旦錄用,須按時交納相關雜志規定的版面費至編輯部,方可發表。

六、會務事項

1、本次會議統一安排食宿,費用自理。

2、攀枝花是西部陽光城,冬季平均氣溫20度左右。每年11月-12月屬旅遊旺季,請務必在10月15日前將參會回執表(見附件)傳真或電子郵件發到會議聯系人哈工大王曉鵬,以便安排。

3、紅格假日酒店內有溫泉(自費),代表可自備泳衣。

4、北京、成都、重慶、深圳有航班直達攀枝花。昆明、成都都有火車、汽車直達攀枝花。

5、如需接站請與攀鋼研究院賀同正聯系。 七、注冊費

1、本次會議收取會議注冊費: 1500元/人

學生注冊費(憑有效證件): 800元/人 非注冊陪同人員:600元/人

(註:10月30日前交注冊費在上述標准上優惠100元) 2、注冊費交付方式:

(1) 9月30日前通過銀行直接匯款至(匯款時請註明“第四屆金屬間化合物學會學術研討會會議注冊費和參會者姓名”, 憑銀行匯款單參會時直接換取正規發票。):

收款單位: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攀枝花工行炳支; 賬號:2302328109022107864

(2)參會時交付(條件限制,只收取現金)

3、交付注冊費聯系人:董雅君 13808140125 0812-3380515

八、會議聯系人

王曉鵬(哈工大) 13633661095,0451-86418802 賀同正(攀研院) 13982345005,0812-3380568 九、會議重要時間節點

徵文通知 xxxx年5月20日 論文摘要截止日期 xxxx年10月8日 論文全文截止日期 xxxx年10月20日 正式會議通知 xxxx年9月10日 參會預登記回執 xxxx年10月20日 論文錄用通知 xxxx年10月30日 論文全文修改稿截止日期 xxxx年11月15日

會議時間 xxxx年11月27日至30日

學術會議通知格式範文篇六:

廣東省氣象學會關於召開十一屆四次理事會暨第十屆青年氣象學術研討會的通知

同志:

為了交流氣象研究成果與業務技術經驗,根據學會理事會的工作安排,經研究,決定於xxxx年12月3—4日在廣東省韶關市召開“廣東省氣象學會十一屆四次理事會暨青年氣 已被本次大會安排在分會場報告。接到通知後請作好出席會議的准備。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會議地點:韶關市碧桂園鳳凰酒店

地址:韶關市曲江區五里亭鎮良村公路2號,碧桂園內

二、會議報到時間:xxxx年12月2日

三、會議注意事項:被會議安排在分會場報告的人員請按照10分鍾發言和5分鍾討論的要求,准備PPT材料報告材料。

四、交通情況: 象學術研討會”。經有關專家審定, 您的論文:

1.會議接站安排:韶關高鐵站—碧桂園鳳凰酒店,12月2日,韶關高鐵站開車時間: 14:00,16:00,18:00,20:00。逾時自行解決交通問題。

2.自駕車的代表請直接到韶關市碧桂園鳳凰酒店報到。

五、為了做好會務工作,請參加會議的代表務必於11月20日前將會議回執通過Notes或E-mail告知學會秘書處。

Notes: 氣象學會/氣象學會/廣東/CMA@CMA E-mail: [email protected]

學會秘書處聯系電話:020-87673022 ,18620723023 聯系人: 錢美

韶關市碧桂園鳳凰酒店:0751-8838888 ,13435120521

六、每位代表收取會議費500元(由承辦會議的酒店代收),會議期間食宿自理。

附件:1.會議回執

2. 韶關市碧桂園鳳凰酒店交通圖

廣東省氣象學會

20xx年x月x日

『貳』 蘇州市高嶺土礦()

蘇州陽山高嶺土礦位於蘇州及吳縣的陽山、蘇州觀山地區,包括陽西、陽東、西白龍寺、觀山及戈家塢5處大、中型高嶺土礦床。礦區東距蘇州約15公里,東北距滬寧鐵路滸墅關站4公里,有河流連接京杭大運河,水陸交通四通八達。

礦區位於木瀆向斜西北翼。高嶺土礦由火山碎屑岩、流紋岩、酸性岩脈及下二疊統堰橋組中泥質頁岩蝕變而成。礦體呈似層狀、囊狀、脈狀,賦存在逆掩斷層及火山岩底部不整合面上的礦體規模較大,堰橋組中的礦體規模較小。粘土類礦物主要為高嶺石、多水高嶺石,次為蒙脫石、水雲母及絹雲母。礦石化學成分:Al2O3一般30%—39%,SiO2 40%—50%,Fe2O3 1%—5%,TiO2 0.01%—0.30%,CaO+MgO 0.03%—0.3%,灼減8%—13%,可塑性 3.3—8.9,耐火度多數在1700℃以上。圍岩蝕變主要有大理岩化、高嶺土化、硅化,局部有夕卡岩化、絹雲母化、黃鐵礦化。礦床成因類型以熱液蝕變礦床為主,次為風化礦床。

唐朝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志》中有「開元貢白石脂,元和供白石脂三十斤」的記載,證明蘇州高嶺土礦遠在唐朝已經開采,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古代主要開采陽東及陽西高嶺土礦。1926年開始私人陸續在此建礦開采。新中國成立後,私營礦先後停開或合並,1954年由國家接管組成地方國營蘇州采礦公司。

蘇州高嶺土礦系統普查勘探工作始於1956年。在此之前僅進行了少量的礦山調查工作。

1929年,英國人英克門氏被延請查勘蘇州陽山瓷土礦,同行的有胡公愷工程師,經初步調查,確認有開采價值。

1944年,日本大使館礦物資源調查班陽山調查組佐藤舍三曾到陽山進行調查,寫有《江蘇蘇州陽山粘土產地調查報告》,估算了陽東及陽西礦區礦石儲量132萬噸。

1952年,南京大學地質系學生孫德彰來陽山進行調查,著有《陽山白泥礦》,對陽東、陽西及觀山西南脈狀高嶺土礦的礦體規模進行了概述,提出高嶺土礦成因為熱液蝕變而成。

1954年12月,南京大學地質系助教方鄴森、韓同蓉等到陽山進行調查,搜集資料供給李學清教授對陽山高嶺土礦進行科學研究,於1957年5月發表了《蘇州滸墅關陽山高嶺土的初步研究(摘要)》。

1956年5月,江蘇省工業廳成立蘇州市陽山勘探隊,開展以尋找「陽山式」高嶺土為主的地質普查工作,8月提交了《蘇州地區地質普查報告及其遠景評價》。同年10月開始在陽山採用小圓井揭露礦體,11月底對陽東羊眼睛礦段進行鑽探,從此對陽山高嶺土礦開始了較正規的地質普查勘探工作。

1958年3月,江蘇省工業廳鑽探隊和蘇州市陽山勘探隊合並,組成江蘇省工業廳勘探隊,負責陽山高嶺土礦的地質勘探。1958年7月江蘇省工業廳勘探隊改名為江蘇省地質局蘇州地質隊,繼續該礦區的地質勘探工作。通過張浩泉(地質組長)、袁增晟(技術負責人)、王道修、俞祥元等工作,於1958年10月提交了《蘇州陽山東高嶺土礦地質勘探報告書》,這是提交的第一份蘇州高嶺土礦勘探報告,並首次提交了高嶺土礦可供利用礦石儲量419萬噸。1959年3月提交了《江蘇省蘇州陽山西高嶺土礦床地質勘探報告書》,獲得高嶺土礦可供利用礦石儲量787萬噸。同時在礦區北部發現有高嶺土礦,即後來普查勘探的西白龍寺高嶺土礦。

在勘探陽山高嶺土礦階段,蘇聯專家馬列萬斯基應江蘇省工業廳的邀請,到陽山作調查研究,對蘇州高嶺土礦地質勘探工作提出具體意見和建議,其中對在石灰岩和粗面岩分布區尋找礦體的建議,為以後的找礦起到指導作用。1957年5月,南京大學地質系主任徐克勤、孫鼐教授及楊鴻達、劉英俊、胡受奚、陳樹盛等通過專題調查,亦對陽山高嶺土礦床成因、地質時代和勘探工作提出意見,與此同時,鄭志炎工程師提出了《對陽山高嶺土礦勘探工作意見書》。

1960年,蘇州專區地質隊(原蘇州地質隊)根據地質部及江蘇省地質局的要求在陽西進行補充勘探,同時在陽山外圍開展高嶺土礦的普查找礦工作,在年終總結報告中提出在陽山北部到觀山一帶粗面岩分布區有可能賦存有較大的高嶺土礦體,並提出在蝕變火山岩區尋找明礬石礦的建議。1961年以自然電場法配合鑽探繼續對陽西高嶺土礦11—18線進行補充勘探。1962年江蘇省地質局第四地質大隊(原蘇州專區地質隊,簡稱地質四隊)俞祥元、李燦華等繼續在陽西11—18線、6—11線進行補充勘探,於1965年提交了《江蘇省陽山高嶺土礦陽西礦區6—11線補充地質勘探報告》及《江蘇省蘇州高嶺土礦陽西礦區11—18線地質勘探最終報告》,探明高嶺土礦可供利用礦石儲量576萬噸,為國家建設一個優質高嶺土礦原料基地提供了地質依據。

1960年3月,建築工程部非金屬地質公司102隊程大耕等根據該部綜合勘探院下達的任務書及蘇州陽山白泥礦的勘探任務委託書,對陽東礦區沙墩頭礦段進行了勘探。1962年6月以後,選擇27線以東氧化鐵高嶺土露天開采塊段進行勘探,於1964年3月提交了《蘇州陽山高嶺土礦陽東礦區沙墩頭礦段地質勘探報告》,探明高嶺土礦可供利用礦石儲量80萬噸(其中氧化鐵高嶺土礦31萬噸,硫化鐵高嶺土礦49萬噸),硫化鐵高嶺土礦遠景儲量286萬噸。

1962年建築工程部非金屬地質公司華東分公司505隊(簡稱505隊)吳書楣(技術負責人)、蔣振聲、王樹鈞等採用鑽探、磁法、電法等綜合勘探方法,對白墡嶺主要含礦地段進行補充勘探,於同年12月提交了《蘇州陽山高嶺土礦床陽東礦區白墡嶺礦段詳細找礦報告》,為勘探提供了依據。1963年底對白墡嶺礦段繼續進行勘探,到1965年5月結束野外工作,6月份提交了《江蘇省蘇州陽山白墡嶺高嶺土礦地質勘探報告》,探明可供利用礦石的儲量119萬噸。

1964年2月,505隊錢志成等在觀山南西地區進行約2個月的礦點檢查,1964年10月—1965年1月進行詳細找礦,於1965年3月提交了《蘇州觀山沙性高嶺土礦詳細找礦報告書》,探明可供利用礦石儲量4萬噸。

1964年,地質四隊開始對西白龍寺高嶺土礦進行普查,後因礦床構造、水文、工程地質條件復雜而停止工作。1967年5月受江蘇省輕工業廳委託,地質四隊王道修、趙秀南、戴俊法、魏文龍、李燦華等對該區進行勘探,於1968年8月提交了《蘇州陽山西白龍寺高嶺土礦區地質勘探最終報告》,探明高嶺土礦可供利用礦石儲量118萬噸,為礦山開采設計提供了地質依據。

1965年底,根據江蘇省地質局應在礦區外圍尋找高嶺土礦的指示,地質四隊在技術負責人徐金城主持下,王元清、陸瑞寶、孫國民等十餘人經過討論,決定在觀山進行鑽孔驗證,經局批准布置兩個鑽孔,於1966年5月12日施工的第二個鑽孔發現40多米厚的高嶺土礦,從而揭開了普查勘探觀山高嶺土礦的序幕。在以後的10餘年普查勘探中,先後參加工作的有餘紀揚、丁世輝(地質負責人)、奚勁秋、李順民、周勤舟、孫國民、李燦華等,於1982年12月提交了《江蘇省觀山高嶺土礦普查及3—16線南部塊段詳細勘探地質報告》,探明高嶺土礦礦石儲量4373萬噸,其中可供利用儲量3450萬噸,伴生明礬石儲量513萬噸,估算了高嶺土礦底板菱鐵礦礦石儲量122萬噸。為蘇州高嶺土礦增添了一個大型高嶺土礦床及中型明礬石礦床。

1982年,地質四隊由魏文龍主持設計在陽北戈家塢施工2個鑽孔,見到具有工業價值的高嶺土礦體。1986年青山地質組陸生根(項目負責人)、黃光榮、張志忠等,開始對戈家塢高嶺土礦進行普查,通過槽探、鑽探等工作,於1987年12月提交了《江蘇蘇州通安鄉戈家塢高嶺土礦普查地質報告》,提交了礦石遠景儲量1041萬噸,可作為礦山建設規劃和進一步部署地質勘探工作的依據。1984年由陳敘福負責提交的《蘇州西部地區高嶺土資源總量預測——德爾菲法研究成果報告》,預測高嶺土礦資源總量近億噸。

蘇州高嶺土礦經過30多年普查勘探,在陽山、觀山地區提交了5個大、中型高嶺土礦床,累計探明了高嶺土礦礦石儲量6879萬噸,其中可供利用儲量4629萬噸,暫不能利用儲量923萬噸,遠景儲量1327萬噸。伴生明礬石可綜合利用。

蘇州高嶺土礦普查勘探工作是在前無實例的情況下,由地質四隊地質人員在邊工作、邊實踐中完成的。探索發現隱伏高嶺土礦床,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發現或探明大、中型蘇州高嶺土礦過程中,徐金城、俞祥元、王道修、李燦華、丁世輝、魏文龍、陸生根等在普查勘探陽西、陽東、西白龍寺、觀山及戈家塢5處大中型高嶺土礦床中均先後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通過工作積累了一整套的工作方法,為以後普查同類型高嶺土礦提供了寶貴經驗。該隊所提交的《江蘇省觀山高嶺土礦普查及3—16線南部塊段詳細勘探地質報告》,獲地質礦產部找礦一等獎。

蘇州陽山優質高嶺土礦,馳名中外。新中國成立後,經過40多年的建設,在陽山建成一座我國最大的高嶺土礦采選聯合企業——中國高嶺土公司,設計年產礦石37萬噸。觀山高嶺土礦正在建設中。陽山已成為我國優質高嶺土礦生產基地。高嶺土產品有8個系列40多個品種,供全國20多個行業使用,並遠銷國外。

『叄』 考研要考《微機原理》或《單片機原理》的學科有哪些

《微機原理》南郵是考這個,希望你來南郵!
081201
計算機系統結構 宗 平 教 授 姚放吾 教 授 洪 龍 研究員級高工
081202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王汝傳 教 授 陳慧南 教 授 陳春玲 副教授
鄭 彥 副教授 奚建春 高 工 李玲娟 教 授
孫知信 教 授 茅 蘇 高 工 張衛豐 副教授
王海艷 副教授
081203
計算機應用技術 王紹棣 教 授 楊 庚 教 授 張順頤 教 授
王鎖萍 教 授 宗 平 教 授 沈蘇彬 研究員
姚放吾 教 授 孫力娟 教 授 張登銀 研究員
許建真 副教授 秦 軍 副教授 章 韻 副教授
張代遠 副教授 曾 鵬 副教授 盧捍華 高 工
王曉軍 副研究員 張載龍 副研究員 程春玲 副教授

201

南京大學報考點

報考本校、南藝

研究生院研招辦

025-83593251

江蘇省南京市漢口路22號

210093

3202

東南大學報考點

報考本校

研究生院招生辦

025-83792452

江蘇省南京市四牌樓2號

210096

32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考點

報考本校、南林

研究生院研招辦

025-84892487

江蘇省南京市御道街29號

210016

3204

南京理工大學報考點

報考本校、南農、南體

研究生院研招辦

025-84315498

江蘇省南京市孝陵衛200號

210094

3205

南京工業大學報考點

報考本校、江蘇省內南京市外單位、南京市內非報考點單位(不含南京藝術學院、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體育學院);

研究生部研招辦

025-83587068

南京市中山北路200號

210009

3206

河海大學報考點

報考本校

研究生院研招辦

025-83786303

南京市西康路1號

210098

320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點

報考本校

研究生部研招辦

025-58731201

南京浦口區盤城新街114號

210044

『肆』 央視的《百家講壇》有哪些經典系列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第十套(CCTV-10)2001 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題范圍包括大學通選課、選修課精華;名校有影響的專題講座、主題演講;社會各界學者、名流的精彩演講。選擇目前大家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形式不拘一格,學理性與實用性並存,權威性與前衛性並重,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
《百家講壇》已經成為科教頻道的品牌欄目。

《百家講壇》欄目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而達到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

可以說《百家講壇》是一個開放的大學。節目內容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形式多樣,學理性與實用性並存,權威性與前衛性並重,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 適合具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慾的觀眾。
共享教育資源 弘揚科學與人文精神

海內外名家名師主講

《百家講壇》選題范圍:
(1)大學通選課、選修課精華。
(2)大學名校內有影響的專題講座、主題演講。
(3)社會各界學者、名流的精彩演講。
(4)中學文科類課程及第二課堂、興趣課堂。

百家講壇系列音像製品:
1、不停息的旋律
2、傳乘的神韻
3、當茶遇到咖啡
4、地球成長史(上)
5、地球成長史(中)
6、地球成長史(下)
7、風雅百代存
8、撼天之旅
9、華夏春秋志
10、建築不是房子
11、冷眼看熱點
12、女人說話(上)
13、女人說話(下)
14、品讀水滸
15、人的生與活
16、生命的奧秘
17、時代的加速器——數字
18、探尋宇宙
19、文明的發動機
20、文學的個性
21、物理的挑戰
22、相識數學
23、與健康手拉手
24、智慧的痛苦
25、清十二帝疑案
26、論爭象牙塔
27、繆斯女神
28、企業的方向盤-管理
29、社會的源動力——經濟
30、新解紅樓夢
31、語言的方程
32、身邊的禮儀
33、孔慶東看武俠小說
34、明亡清興六十年
35、易中天品三國
36、於丹《論語》心得
37、於丹《莊子》心得
38、王立群讀史記
39、我讀經典
40、玄奘西遊記
41、我心中的陳嘉庚

周一至周日播出 時長43分鍾
中午12:45首播,晚上11:10、次日上午6:40重播。
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復興路11號
中央電視台社教節目中心教育專題部《百家講壇》欄目
郵 編:100859
網 址: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01/index.shtml
百家講壇的特邀專家包括: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康 爾:南京大學文化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順:鄭州大學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喬 良:現任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空軍大校。
張望朝:現為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曾仕強:台灣師范大學教授。
陳毅明:現任廈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常務副會長。
李 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辦公室副主任。
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趙英健:河北遵化市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
孟憲實: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國學院副教授。
孫立群: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於 丹: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隋麗娟: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王立群: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徐放鳴:現任徐州師范大學美學教授。
梁小民: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
易中天: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孫丹林:錦州市楹聯學會會長 ,渤海大學特聘教授。
高有鵬: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李昌集:現為徐州師范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
康 震: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趙 林:哲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
韓秀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葛劍雄: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
劉揚體: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曾國平:重慶大學貿易及法律學院院長。
葉廣芩: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方爾加: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紀連海:北師大二附中高級教師。
李敬一: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趙世民:中央音樂學院教師。
淳 子:上海東方電台談話節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知名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
姚淦銘:古代文獻研究所所長。
劉心武:當代作家。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馬 駿:法學博士。
戴錦華:北京大學教授。
張少泉: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周思源:現任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教授。
馬瑞芳:山東大學教授,學者,作家。
閻崇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
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伍』 想系統自學風水,求有大師教我先看哪本書,再看哪本書。。

先去了解風水的定義吧。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切合實際探究;做到看一眼就能斷出風水地、並且可以分析出風水如何形成。接著你可以去學相術,有道是:未精風水、首通卦。相術和風水是相輔相成的。學風水者,必定要學會卜卦,測算吉凶。因為你幫人勘測風水,要先看主顧的生死福禍。不然會出現:你為人勘測、尋斷的風水寶地一流,但主顧卻不久就暴斃。那就是主顧的命中劫數,與風水無關;最後其家屬還會將矛頭指向你。所以總的一句「欲學風水者,先會卜吉凶」。

熱點內容
福州大學研究生公共課掛科了 發布:2025-05-09 17:08:28 瀏覽:339
北京公安大學張玲教授 發布:2025-05-09 17:08:22 瀏覽:429
如何跟博士導師套磁 發布:2025-05-09 17:03:49 瀏覽:743
江南大學博士跨考難嗎 發布:2025-05-09 16:58:07 瀏覽:432
研究生給導師寫英文郵件 發布:2025-05-09 16:55:43 瀏覽:51
北京大學博士報名 發布:2025-05-09 16:45:33 瀏覽:29
溫州大學城有哪些大學 發布:2025-05-09 16:38:44 瀏覽:139
上海師范大學李丹老師 發布:2025-05-09 16:28:34 瀏覽:910
中醫葯大學教授講八段錦 發布:2025-05-09 16:27:58 瀏覽:257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行政管理要考科目 發布:2025-05-09 16:26:22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