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計算機研究生導師哪個最好
⑴ 太原理工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要說到太原理工大學有那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我覺得還是有相當多的,因為學長是軟體學院的,所以可能對於軟體學院的很多的老師還是比較熟悉的,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了來說一下在軟體學院有哪些課程是一定需要去的。
最後我想說的一位老師他更是一位有意思的老師,他就是郭浩,郭浩老師更是一個充滿才華的老師,而且這個老師上課是非常有意思,是不是地會跟大家開一些玩笑,這些玩笑又是相當的高級的一些「笑話」,雖然他講的內容很簡單,但是他確實全軟體學院最後歡迎的老師之一,並且他所做的很多的項目也是非常的有名。
⑵ 秦林太原理工大學研究生院教授
秦林教授,男,出生於1974年11月1日,是太原理工大學研究生院的副教授,同時擔任碩士及博士生導師。他也是山西省第四屆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的理事及山西省高教工委的高級專家。秦教授在1995年畢業於太原工業大學,獲得了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學士學位,並且留校從事了國家「863」項目「雙層輝光等離子滲金屬技術」中試基地的表面處理設備檢修與研製工作。1997年,他轉向金屬熱處理及材料表面改性領域,並專注於鈦合金錶面合金化研究。2000年,他的碩士學位論文「鈦合金雙層輝光離子滲Mo及Mo-N共滲層組織性能研究」榮獲山西省優秀論文獎。2007年,他獲得了「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學位。秦教授作為骨幹,已完成多項國家和省級項目。他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0371060),對鈦合金的微動摩擦失效機理進行了探討。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501016)資助下,他進一步研究了鈦合金滲Mo、N過程中生成相的可控性。目前,他參與了「表面高性能鈦合金的制備與性能研究」(2007AA03Z521)863計劃專題課題,擔任副組長。秦教授在金屬表面形成TiB*陶瓷復合材料的方法、熱電子增強離子滲硼裝置及工藝等方面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發表了30餘篇論文,其中SCI/EI收錄13篇。2007年,他榮獲山西省青年學術帶頭人稱號,2009年獲得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秦教授的研究興趣廣泛,涵蓋了鈦合金錶面合金化、摩擦磨損性能及其表面防護、等離子表面合金化的物理過程及機理研究、金屬基表面復合材料的機械性能研究、計算模擬及設計,以及特殊表面性能檢測儀器的開發與利用。他參與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863探索導向類課題(2007AA03Z521),科研總經費為97萬元,研究內容為表面高性能鈦合金的制備與性能研究,他擔任副組長。此外,他還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50771070),科研經費為30萬元,研究內容為硬質塗層磨損-腐蝕協同行為及機制探討,他為該項目的主要骨幹。此外,他還負責了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50501016),科研經費為24萬元,研究內容為鈦合金低溫等離子Mo-N合金化成分及相設計可操控性研究。另外,他還負責了山西省青年科技基金項目(2006021023),科研經費為5萬元,研究內容為固態供硼等離子滲硼研究。他還負責了太原市大學生創新創業科技項目(3萬),研究內容為一種節能環保的滲硼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