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中南大學博士服務團

中南大學博士服務團

發布時間: 2025-10-07 16:08:38

1. 一個銅勺的故事……

前段時間,一封很特別的致謝信火了,字里行間充滿鬥志和勇氣的話語,打動了眾多網友。

在看這篇致謝時,團團一方面感動於作者博大的胸懷,生於貧窮,卻在經歷痛苦之後依然能以「感謝一路上讓我生活變得美好或者不那麼美好的人和事」的瀟灑和釋然擁抱生活……

另一方面,這封致謝信上還有一句更加令人深思的話:「把書念下去,然後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是什麼改變了作者拮據而又灰暗的生活?這篇致謝給出了答案——教育。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人生之路如果真的有捷徑,那麼讀書就是最好的一條。

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國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2020年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從恢復高考至今,成千上萬名大學畢業生走向 社會 ,這其中不乏:

一步步實現夢想,從保安逆襲為北大學子的張俊成;

背著瘋娘,依然從未放棄人生的劉秀祥;

與生活對抗,艱難求學最終改變命運的中南大學博士劉牡丹;

臨近畢業,我們雖然時常調侃「畢業即失業」,但也不得不承認教育確實改變了一些人的人生……

在舊中國,勞苦大眾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1949 年全國人口中的80%是文盲,在少數民族中文盲率高達95%左右。」過擾核冊高的文盲率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發展。黨和政府下決心進行大規模掃盲,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其實並不遠,也許你我的爺爺、太爺爺就是其中一員。

毛澤東曾把掃除文盲作為對工農勞苦民眾普及教育的重要措施,他發出了「一定要消滅文盲」的號召,使得識字教育在工廠、農村和部隊廣泛開展。

因此,在當時就出現了這樣的情形:

這是1952年的全軍運動會賽跑現場,運動員起跑的前提是寫字,誰先寫出規定的字,誰就能起跑,這是因為當時運動員的識字水平很低,很多都是文盲,這種文化普及方式是當時那個特殊年代的產物。

1952年8月一隊戰士在行軍過程中,一邊走路一邊念前面一個人包袱上的注音符號。其中,一名叫祁建華的戰士發明了「速成識字法」,劉少奇稱他為「當代倉頡 」。據1952年《新聞簡報》記載:(速成識字法)使文盲在150小時里,會認1500到2000個字。讓很多戰士、工人,在短時期內脫盲。

當時,全民學習的熱情高漲,放牛娃在牛背上學,漁家女在船頭學,戲劇演員剛下太還沒卸妝就開始學習寫字……

「從1949年到1965年,全國共掃除文盲10272.3萬人,年均掃盲604.3萬人。」人民群眾的文化教育水平大幅提高。

當年的掃除文盲獎狀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向來重視文化普及。1939年4月24日,毛澤東來到延安東關參加抗大生產運動初步總結大會。在路上毛澤東笑著問兩位小八路:「你們知道我是誰嗎?」「知道,您是毛主席!」毛澤東說:「不對!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澤東。」說著,毛澤東彎下腰,在自己手心上把「毛澤東」幾個字寫了一遍,耐心地邊寫邊教兩個小八路毛字怎麼寫,澤字怎麼寫,東字怎麼寫。

進入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同志曾對我國 社會 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作了科學判斷 , 深刻地指出:「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緩宏的事業。」

1985 年 , 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把教育體制改革與同期進行的經濟和 科技 體制改革緊密聯系起來 , 會後發布的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確立了 「教育必須為 社會 主義建設服務 , 社會 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 的指導思想,將教育改革納入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設計之中。

鄧小平在會上講話

在基礎教育方面 , 也改革了管理體制 , 大力普及義務教育。1985 年 ,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明確提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 , 實行基礎教育氏寬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此後,黨和政府也在不斷 探索 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並加大教育扶持力度。

1998年曾有一部名為《背起爸爸上學》的勵志電影,講述了石娃這個山區孩子在逆境中刻苦求學的故事。

石娃生活在大山裡,自幼喪母的他和父親、姐姐相依為命,轉眼間石娃7歲了,到了該上小學的年紀,而學習成績優秀的姐姐也到了上初中的年紀。因為家境貧困,父親不得不用轉銅勺的方法,決定這個讀書的機會歸誰。

銅勺最終指向了石娃,石娃開心不已,卻沒有看到姐姐落寞與無奈的神情……

一個勺子就能決定命運,在如今看來似乎遙遠,但在教育事業並不發達的過去,這就是司空見慣的平常事。

教育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公平。公平的教育機會就是為了讓更多孩子汲取知識 ,讓更多孩子樹立志向和夢想,在志向和夢想的指引下實現人生價值。在黨和政府的努力之下:

銅勺決定命運的年代雖已過去,但教育困境的家庭依然存在。推動教育事業不僅需要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更需要人力的支持,讓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教育水平。

如今,曾經在北大站崗的小夥子已在家鄉從教二十餘載;

曾經住在豬圈,背著瘋娘的劉秀祥也已成為望謨縣實驗高中校長;

在教育的路上,不僅有他們,更有不忘初心,用生命詮釋「教育改變命運」的中共黨員;

和一批批支教教師們將青春化作光亮,點亮教育的燭火;

值此五四青年節之際,團團向所有奮斗路上的青年們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問候!無論你現在正迷茫、正煩惱還是正困惑,我們始終相信奮斗的力量,同時也相信教育的力量。

一代的故事已經落幕,另一代的故事已經開始。慶幸的是,那些通過教育從苦難中走出的人們,依然在用自己的那份赤誠將故事傳遞下來……

參考資料:

國家相冊:五十年代掃盲運動的小故事

解放軍報:毛澤東到延安參會 告訴小八路「我不叫毛主席」

陳至立.千秋基業 壯麗詩篇——共和國教育50年[J].教育研究,1999(09):3-15.

教育部網站: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快報發布

團團和你一起學黨史

1919年5月4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討論如何懲治戰敗的德國,簽訂對德和約問題。「和會」在帝國主義大國的操縱下,無理拒絕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政府的正當要求,竟然把原來德國在我國山東享有的特權轉讓給日本,這種無視我國國家主權的做法,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十幾所專科以上學校的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舉行遊行示威,斥責政府的賣國罪行,要求懲辦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編 輯 | 關靈子 校 審 | 劉 青

2. 劉青松教授是哪裡人

劉青松教授是湖南漵浦人。

劉青松,男,1964年2月出生,湖南漵浦人。現為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學科帶頭人。1983年畢業於懷化師專並留校工作。擔任古代漢語、文字學、音韻學、漢語史等課程的主講。致力於明代古音學、三峽移民的語言交際問題等方面的研究。

(2)中南大學博士服務團擴展閱讀:

早年經歷

1983年7月畢業於懷化師專並留校工作,1985年9月,入廣西師大,攻讀漢語史專業碩士學位,師從陳振寰教授,研習漢語音韻學,1988年6月畢業並獲文學碩士學位,回懷化師專任教。

1995年9月,考取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師從魯國堯教授和李開教授,主攻漢語語音史及中國語言學史,1998年6月畢業並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至廣西師大中文系任教,12月晉升為副教授。

2001年6月調至中南大學中文系,2002年9月晉升為教授。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參加中組部和團中央組織的「博士服務團」,掛職雲南省怒江州州長助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赴美國奧本大學訪問學習。


熱點內容
bl大學生 發布:2025-10-07 17:46:43 瀏覽:647
大學生取現平台哪個好 發布:2025-10-07 17:38:19 瀏覽:691
大學生總結計劃 發布:2025-10-07 17:23:28 瀏覽:67
博士給導師發郵件的主題 發布:2025-10-07 17:01:06 瀏覽:835
醫學研究生導師審查意見 發布:2025-10-07 16:34:37 瀏覽:664
大學生藝術展獲獎作品 發布:2025-10-07 16:28:35 瀏覽:324
中南大學博士服務團 發布:2025-10-07 16:08:38 瀏覽:447
研究生導師給補助收不收 發布:2025-10-07 15:56:57 瀏覽:379
教育部大學生加壓通知 發布:2025-10-07 15:24:59 瀏覽:298
研究生導師名額增加 發布:2025-10-07 15:23:24 瀏覽:399